恆生指數估值(資料提供:Analystz.HK) 港股沽空比率(資料提供:Analystz.HK) 恆指牛熊証街貨比例(資料提供:Analystz.HK)

我的博客

2012年2月19日星期日

亂博: 如何解讀置業痛苦指數?

亂博: 如何解讀置業痛苦指數?

Real estate

朋友總愛爭論...樓價太貴!
原因嘛,聽過 99,999 次...樓價高過 97 啦,爆煲啦!
顯然...又是政府、政客、傳媒聯手泡製的樓市大迷信。
散戶只懂看表面,專業投資者就要看全局。
表面上,樓價直迫 97,實際上,比 97 便宜多了!

聽老爸老媽說,97 年供樓利率高達 12%,而供樓年期最多 20 年。
2010 年流行 H Rate,最低還不到 1%,即使今天 P Rate 亦只是 2.5% 左右,供樓年期一般可以做 30 年。如果首期不足,上車自住基本上可以做 90% 按揭,門檻大為降低。
以 $200 萬單位,借 70%($140 萬)為例...

首先,從供樓角度看...
對用家來說,最重要的是每個月到底要付出多少!
97 年:月供 $15,415,月入 $20,000 都很頭痛。
10 年:月供 $4,502,月入 $15,000 已綽綽有餘。
12 年:月供 $5,531,月入 $15,000 足可應付。
如果同樣以 $15,500 供款計算...
當年供 $200 萬樓的能力,今天已可供 $560 萬樓!

第二,從供款利息、總樓價角度看...
雖然很少人會在呆幾十年,即管當供到尾...
97 年:總利息 ~$230 萬.總樓價 ~$430 萬
10 年:總利息 ~$22 萬.總樓價 ~$222 萬
12 年:總利息 ~$59 萬.總樓價 ~$259 萬
怎樣?還堅持現在跟 97 一樣貴嗎?

第三,從需求角度看...
97 年的時候,需求主要來自本地人。今天,大陸同胞都喜歡到香港買房,近年的新盤,約有 30% 以上買家是大陸人,如果計及以公司名義買樓的大陸人,相信遠不止此數。
大陸人的購樓慾已不止於新樓,就連中細價樓亦不放過,去年 Dozy 出售的 5 個單位中,其中 2 個就是大陸人買。

97 年的時候,很多人為負擔不了供樓,樓市爆煲。
今天樓市...壓力遠遠不及 97,是技術性調整,多於因為超出社會負擔能力而爆煲,購買力只是被埋藏,而不是被消耗。講真...若非政府連番出招,恐怕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已突破 120 了,期待樓市大跌五成的朋友,包括我自己,恐怕要失望了。

2012年2月7日星期二

2012-02-07

[第1页 / 共1页]组合总市值(港元)1$161,976今日利润升跌(港元)$-2,372 / 1.443%组合平均市盈率(倍)9.34
组合总成本(港元)$138,462组合总利润(港元)$+23,514 / 16.982%组合平均市帐率(倍)0.42

2012年1月16日星期一

2012-01-16

[第1页 / 共1页]组合总市值(港元)1$172,960今日利润升跌(港元)$-1,411 / 0.809%组合平均市盈率(倍)8.28
组合总成本(港元)$162,342组合总利润(港元)$+10,619 / 6.541%组合平均市帐率(倍)1.48

2012年1月13日星期五

2002-01-13

[第1页 / 共1页]组合总市值(港元)1$174,371今日利润升跌(港元)$+2,151 / 1.249%组合平均市盈率(倍)8.36
组合总成本(港元)$162,342组合总利润(港元)$+12,029 / 7.410%组合平均市帐率(倍)1.52

2012年1月12日星期四

12-1-12

[第1頁 / 共1頁]組合總市值(港元)1$172,220今日利潤升跌(港元)$-756 / 0.437%組合平均市盈率(倍)8.38
組合總成本(港元)$162,342組合總利潤(港元)$+9,878 / 6.085%組合平均市帳率(倍)1.50